6008集团官方网站


服务热线:

028-84550298

6008集团官方网站动态
您当前位置 : 网站首页 > 新闻媒体 > 6008集团官方网站动态

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9学术年会暨“6008集团官方网站杯”第二届天府畜牧兽医科技奖颁奖大会听课笔记

来源:刁慧     阅读次数 :389     发布时间:2019-12-22
  分享到:

001.jpg

20191220~21日,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2019学术年会暨6008集团官方网站杯第二届天府畜牧兽医科技奖颁奖大会在成都金牛宾馆隆重举行。会议邀请知名专家和行业精英,就业内关注的热点问题与最新科技进展进行研讨交流 。



《Percision Livestock Farming——精准畜牧业》

闫天海 研究员

英国农业食品和生物科学研究院

002.jpg

 

一 、英国农业创新中心

1. 英国农业创新中心由英国工商部和工业界共同出资建立。

2. 英国农业创新中心包括四个英国农业创新中心:

1)农业大数据创新中心

2)作物病害和保护创新中心

3)畜牧创新和优化中心 :会员制,会员包括英国重要科研机构和工业组织

4)精准农业工程创新中心

二、精准养畜业科技

1. 精准畜牧业的好处

1)改进动物健康和福利

2)增加生产效益

3)提高产品质量

4)降低环境污染

5)风险分析和管理

2. 用于精准畜业的新兴技术

1)生物信息学-大数据处理:Meta分析

2)远处遥控:卫星

3)繁殖遗传信息技术:基因组测序

4)精准饲喂技术:自动称量系统

5)挤奶和奶成分监测技术:规模化全自动挤奶仪

6)早期发情和疾病监测技术:跛脚感应

7)产犊监控技术:体表温度变化

8)瘤胃环境监测:通过pH值预测疾病、饲喂/饮水行为、酸中毒等

9)猪咳喘监测技术

10)成像技术监督和降低猪的攻击行为

11)农场互网

3. 结论

1)利用现有和发展创新技术

2)创新科技对遗传评估有重大影响

3)创新科技利用率受社会因素和科技发展的影响



《非洲猪瘟防控与检测》

王红宁 教授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003.jpg

一、非洲猪瘟病毒(ASFV

1. 特点

1)特点一:病毒粒子结构复杂 ,体外生存能力强。

病毒粒子由多层同心圆结构组成,由内到外依次是类核、核壳、内膜、衣壳和外囊膜;

对环境抵抗力强;

pH<3.9>11.5可被灭活。

2)特点二 :基因组大 ,有34%的编码蛋白未知 。

3)特点三 :基因多变 ,基因型复杂。

2. ASFV最新研究进展

1DNA连接酶的四个独特的活性残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易出错的连接酶之一 。因病毒的复杂性,为疫苗的研究带来很大困难。

220191018日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宣布,我国科学家饶子和院士等人首次解析出了正在困扰各国的非洲猪瘟病毒颗粒的精细三维结构。

004.jpg

二、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1. 流行历史

1 1921年起源于东部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 。

2)扩散到南非 、中西部非洲均有疫情。

3)法国、意大利、西班牙 、葡萄牙、荷兰等出现过疫情 ,很快被控制。

41977年传播到古巴 。

51990年,传到西非 。

62007年首次出现在东欧(格鲁尼亚、亚美尼亚 、阿塞拜疆等) 、中欧  。

72018年俄罗斯联邦大面积发生流行和扩散 。

820188月 ,中国沈阳确证ASF存在。

2. 传染源

1)感染和携带ASFV的软蜱

2)发病猪

3)带毒猪

3. 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

2)间接接触传播

3)空气传播

4)经水传播

5)食物传播

4. 易感动物

1)家猪

2)野猪

三、诊断检测技术

1. 最明显的病症 :皮肤出血、脾脏肿大。

2. 实验室诊断 :病原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国标 :荧光定量PCR)。

四 、四川ASFV检测情况

四川环境样品检测情况:阳性率较高。

1.      泔水11.1%

2. 猪肉2.46%

3. 猪场30.2%

五、疫苗研究进展

1. 迄今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安全、有效、质量可控的非洲猪瘟疫苗。

2. 国外主要手段是净化。

3. 国内努力研发疫苗。

六、疫情控制

1. 严格有效的生物安全及消毒措施。2.5m高无缝围栏。

2. 严格管控车辆 ,采取中转站转猪 。

3. 休假人员隔离检验、车辆异地洗消措施。

4. 采购饲料、药品及物品的消毒。

5. 水质监控,消毒剂不能使用过于复杂。

 

 

《非瘟条件下种猪精准营养方案》

吴  德 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副校长

005.jpg

一、非瘟条件下影响种猪营养需求变化的因素

1. 猪场管理人员心理的变化:母凭子贵 ,吃好,如何吃 ?

2.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的变化:饲料高温处理

3. 疫苗免疫程序的变化:如何保证最佳免疫力 ,畏惧 ,少打疫苗

4. 复养——精细化管理:分舍、分栏、分胎次饲养

5. 多元品种或品系的变化

二、非瘟条件下种猪精准营养的供给模式

1. 能量营养

1)淀粉为主供能有利于卵母细胞成熟。

2)脂肪为主供能提前初情日龄。

3)纤维营养通过“血清素-褪黑素”途径减少原始卵泡激活并改善卵母细胞质量。

4)高能日粮导致原始卵泡数量减少 ,卵泡凋亡增加 。

5)适宜能量水平(1.2倍维持需要)提高胚胎存活率。

2. 蛋白营养

1)饲粮氨基酸限制提高原始卵泡存活率 ,成纤维细胞因子FGF21通过脂联素间接调控原始卵泡激活 。

2L-精氨酸或NCG不同程度改善了妊娠母猪繁殖性能 。

3. 添加剂营养

1)后备日粮添加甲基供体(叶酸、胆碱)改善死胎率和畸形率,并提高后代生长性能 ,增加产肉量。

2VA改善了妊娠母猪繁殖性能。

3)微量元素

硒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

铁提高胚胎存活和发育,影响胚胎血管形成。

4)功能性添加物

果胶提高子宫重量、大卵泡数量和黄体素。

胆碱提高母猪背膘厚与活仔猪初生重。

壳寡糖对母猪免疫力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酸化剂 :柠檬酸对泌乳母猪改善效率最大。

辣椒碱改善母猪肠道微生物而改善泌乳力。

三、非瘟条件下种猪饲养管理的变化

1. 饲喂方式:湿拌料。

2. 饲喂次数 :打破传统少食多餐 ,少餐多吃 。

四、非瘟条件下种猪饲养做好六点

1. 生产指导

2. 舍内改造升级

3. 生物安全设施升级

4. 抗病营养饲料升级

5. 饲养管理技术升级

6. 人员安全防护意识升级



人造肉及其对传统肉类产业的挑战》

王  卫 教授

成都大学肉类加工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

006.jpg

一、中、西式传统肉制品

1.西式肉制品,包括5类:

1)香冷鲜精分切、调理肉品

2)香肠

3)火腿

4)培根

5)腌制熟肉制品

2. 中式肉制品,包括6类:

1)鲜肉

2)调理肉

3)腌腊肉

4)酱卤肉

5)烧烤

6)烟熏肉

二、素肉制品与人造肉

1.背景

1)温室效应、粮食危机、动物保护 、人口增长成为人类发展绕不过去的问题 。

2)肉制品消费已经达到地球可提供边界和人体肉食需求边界 。

3)生态、节能、环保的产品提上日程。

2. 标签

1)有机标签“Bio”肉制品

2)清洁标签肉制品

3)动物福利标签肉制品

3. 人造肉的分类

1)植物基肉 :拉丝蛋白、豌豆蛋白

2)动物蛋白仿生肉

3)菌体蛋白肉

4)细胞培养肉 :中国第一块细胞肉201911月产生 。

三、人造肉对传统畜禽养殖业的挑战

1. 不用兽药,不使用可能含有农药化肥的饲料,更容易更廉价地生产有机生态产品。

2. 无需担心猪瘟,禽流感等疫病 ,不会受制于饲料、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

3. 无需掠杀动物,利于动物保护和伦理道德等的需求 。

4. 利与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的减少 ,节约能源和耕地。

5. 可按照人类营养需求改变,提供的肉的营养成分随心所欲。

6. 可从人类健康的角度进行肉类设计 ,开发出预防或治疗疾病、延年益寿的优质蛋白质食品。

7. 丰富蛋白质产品的类型,部分替代畜禽肉并作为其组成产品之一 ,促进多元化食品体系的构建,更利于消费者的健康。

四、传统肉类产业地位无法撼动

1. 细胞培养肉在动物保护方面的目的尚未实现。

2. 细胞培养肉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方面还与养殖业接近,只比养牛业低7%。

3. 改善消费者对真肉和假肉的观念上尚有难度 。

4. 植物基肉和菌体蛋白肉在营养全价(磷脂、必需氨基酸 、免疫球蛋白等)和可消化性上无法与传统肉相提并论。

5. 生产成本上尚难接受。

6. 生产安全尚难完全保障。

7. 法律法规尚未建立 。

五、结语

1. 肉类产业正在按照健康 、环保 、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有机、清洁、动物福利标签肉等成为时尚。

2. “人造肉”也将在市场上逐步占有一席之地 。但其发展还有漫长的路要走,而且作为食品多元化对传统肉品好的一种补充,无法撼动传统肉类产业地位 。


《在非洲猪瘟常态下种猪肉质改良策略》

李学伟 教授

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院长

007.jpg

一、肉质性状评价体系

1. 评价肉质性状的主要指标

1pH

2)肉色

3)大理石纹评分

4)肌内脂肪含量

5 嫩度

6)肌纤维面积

7)脂肪细胞大小

8)滴水损失

9)蒸煮损失

2. 生长轴调控骨骼肌生长

3. 猪肌肉和脂肪性状的QTL和候选基因

1)基本明确的主效基因:RYR1基因 、RN基因

2)肌肉脂肪含量的候选基因:CLPS基因、PHKG基因、LEPR基因、AFD基因等

3)近乎质量性状基因的主效基因:MSTN

4. 胍基乙酸对骨骼肌成肌分化及肌肉生长的影响 :显著增加快型肌纤维的肌纤维横截面积,减少慢型肌纤维的肌纤维横截面积。

二、肉质基因组选择策略

1. 常规性状基因组选择实施流程

2. 肉质性状基因组选择实施流程

3. 利用杂交猪基因组选择实施流程

4. 利用商品猪基因组选择实施流程

5. 肉质选择指数构建

1)根据几个主要的肉质指标,确定适宜值进行选择

2)推荐:肉色、pH、肌肉脂肪含量

 

 

《川白獭兔培育与产业化》

刘汉中 研究员

四川省草原科学研究院书记

008.jpg

一、背景与思路

1. 重要性

1)我国是世界第一獭兔养殖大国,也是唯一出口獭兔皮制成品的国家 。

2)獭兔取皮为主,皮肉兼用 ,附加值高。

3)獭兔养殖具有短平快的优势 ,获利25-30/只 。

4)成为我省畜牧业转型升级、乡村振兴、精准脱贫、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

2. 问题

1)缺品种

2)缺育种技术

3)皮张合格率低

二 、新品种培育与突破性特征

1. 培育目标 :培育出生产性能突出的国审獭兔新品种,取代进口。

2. 育种材料创制:德系、美系獭兔杂交合成四川白獭兔。

3. 培育过程:历经13年 ,共繁育47034只的选育群体,完成新品种培育。

4. 主选性状选育结果

1)被毛品质:被毛密度 :22993/cm2;抢毛比例 :1.43%。

2)体重 :23周龄体重3.56 kg。

3)繁殖力 :产活仔数7.30只,断奶成活率93.63%,育成率90.03%。

4)遗传性能稳定,生产性能指标变异系数小于15%。

5. 2015年通过国家审定。

6. 突破性特征

1)被毛密度高:22993/cm2

2)抢毛比例低:1.43%

3)体型大:23周龄体重为3.58 kg

4)繁殖力强:产仔数7.48

三 、育种技术创新

1. 被毛品质选择方法研究

1)被毛品质最佳选择时期选择:23周龄

2)被毛密度相关基因的挖掘

3)被毛密度评定方法研究

2. 獭兔育种软件研发

1)建立了BLUP育种值评估模型,估算各性状EPV

2)制定了综合选择指数

3)开发出功能完善的獭兔育种与生产管理软件

3. 选种方法的构建——四个阶段:8周龄、13周龄、23周龄 、6月龄

四 、健康养殖技术体系的构建

1. 标准化养殖技术集成

2. 规模化兔舍笼研发与改进

3. 适时出栏技术:23周龄

4. 复方中药替代抗生素研究进展

1)中药复方玉屏风多糖提高獭兔免疫功能

2)复方柴芪散提高獭兔免疫功能

5. 兔无害化处理与利用技术

五、产业化

1. 服装

2. 高档工艺品开发

3. 家居产品:地毯 、靠背

4. 汽车装饰

5. 肉产品开发


《新型饲用有机微量元素柠檬酸铜的研究与应用》

张锦秀 副研究员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四川省6008集团官方网站饲料有限公司

009.jpg

 

一 、柠檬酸铜的研究背景

1. 市场投诉 :被毛乱、皮肤状况差

2. 微量元素是动物必需的营养物质,硫酸盐是微量元素的主要供给形式。无机微量元素利用率低,高剂量使用是普遍现状 ,高铜高锌尤为突出。

3. 大量使用无机铜导致机体沉积过量、残留超标 、排放量增加 ,影响动物健康,加剧环境污染,威胁食品安全,因此,推广应用安全 、有效、环保的新铜源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4. 饲料工业十三五规划提出加快发展新型饲料添加剂,研发推广安全环保饲料,因此 ,新铜源的研发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指导方向。

5. 国家农业农村部2625公告修订动物饲料中铜(Cu)最高限量。

010.jpg

6. 目前 ,氨基酸螯合铜 、蛋白铜等有机铜的铜含量低 、硫酸根离子含量高、质量检测方法不能反映物质结构,而柠檬酸与铜离子可以形成稳定生物学效价高的化合物,且是食品营养强化剂批准使用的两种有机铜源之一,因此 ,饲料级柠檬酸铜的研制为饲料行业提供了一种安全有效环保的新铜源。

二、柠檬酸铜的结构、性质及标准

1. 理化性质:蓝绿色粉末;密度为1.76 g/cm3;熔点为240.44℃ ;pH6.0;溶于氨水和稀酸,微溶于水;常温时稳定,加热至160℃开始解离。

2. 质量标准(NYSL-1001-2019

011.jpg

三、柠檬酸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1. 安全评价试验

1)毒理学安全试验

柠檬酸铜对SD大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1504 mg/kg体重;柠檬酸铜对ICR小鼠经口急性毒性LD501585 mg/kg体重;喂养试验期内 ,各剂量组SD大鼠一般行为表现正常,无中毒和死亡情况,大体解剖和组织病理学指标检查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说明依据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标准,柠檬酸铜为低毒级 ;柠檬酸铜≤37.5 mg/kg体重剂量时对SD大鼠无亚急性毒性。

2)安全评价试验

前期(014天)和全期(028天),日粮添加60 mg/kg柠檬酸铜的ADGADFI显著高于对照组,600 mg/kg柠檬酸铜的ADGADFI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添加600 mg/kg柠檬酸铜的14天血清总胆红素,28天血浆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和总胆红素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血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但均在正常范围之内 ;添加600 mg/kg柠檬酸铜对其他血常规 、血生化指标及脏器发育和组织结构无不良影响。由此得出断奶仔猪日粮中柠檬酸铜的添加量为60 mg/kg(以铜计),安全系数为10。

2. 有效性评价试验

1)仔猪日粮中添加30 mg/kg60 mg/kg柠檬酸铜与180 mg/kg硫酸铜比:

提高血清中干扰素γ含量(免疫);

提高血清中Cu/Zn-SOD含量(抗氧化);

降低盲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抑菌 、杀菌);

提高血清IGF-1含量、铁的含量(促生长);

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仔猪死亡率降低 。

2)仔猪日粮中添加30 mg/kg60 mg/kg柠檬酸铜与基础日粮比 :

提高血清干扰素γ 、Cu/Zn-SOD 、 GSH-Px 含量 ;

降低血清和肝脏MDA含量;

降低盲肠和结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提高仔猪ADG、ADFI。

3)综合各项考察指标,柠檬酸铜在断奶仔猪日粮中适宜添加量为3060 mg/kg(以铜计) 。

四、柠檬酸铜的试验研究

1. 试验一:仔猪

处理:对照组、20 mg/kg柠檬酸铜组 、20 mg/kg硫酸铜组、180 mg/kg柠檬酸铜组 、180 mg/kg硫酸铜组

结果:添加20 mg/kg柠檬酸铜与0、20 mg/kg硫酸铜、180 mg/kg硫酸铜或180 mg/kg柠檬酸铜比,显著提高断奶仔猪血清溶菌酶含量,极显著提高骨髓抗菌肽protegrin-1表达量 ,降低腹泻率33.6%~71.6%。

结论 :日粮中添加20 mg/kg柠檬酸铜形式的铜,提高了仔猪的免疫功能,降低了仔猪的腹泻率。

2. 试验二 :仔猪

处理 :对照组、硫酸铜组 、碱式氯化铜组 、柠檬酸铜组

结果:添加90 mg/kg柠檬酸铜与对照组比 ,可以显著提高仔猪平均日增重,降低仔猪血清MDA;添加90 mg/kg柠檬酸铜与对照组 、硫酸铜组或碱式氯化铜组比,可以显著降低仔猪腹泻率66.8%、 66.8%、 63.8%。

结论:日粮中添加90 mg/kg柠檬酸铜形式的铜 ,提高了仔猪ADG ,降低了仔猪腹泻率和血清MDA。

3. 试验三:肉兔

处理:对照组、硫酸铜组 、碱式氯化铜组、柠檬酸铜组 、甘氨酸铜组

结果 :添加20 mg/kg柠檬酸铜,与20 mg/kg硫酸铜组 、20 mg/kg碱式氯化铜组相比,可以降低腹泻率。

五、总结

1. 符合国家政策导向 ;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产品质量稳定可控;产品应用安全高效。

2. 先进性:无机铜价格,有机铜产品,高铜的效果 ;营养型的添加剂 ,发挥了功能性的作用

3. 使用方法:在配合饲料中推荐添加量20~30 mg/kg(以铜计),60~90 mg/kg(以柠檬酸铜计) 。


《非瘟常态下的生物安全升级执行》

钱洪喜 畜牧师

铁骑力士猪业事业部副总裁

012.jpg

一、总体思路与路线

1. 核心理念

1)可防可控 、重点在防

2)精一与双融的思想

3)技术方案透明,核心在于执行

4)关键在于短板员工

5)生物安全是文化

6)管理的本质在于人

2. 总体思路与路线

1)科学的技术防控方案

2)强悍的现场执行管理

二、结构性防非升级

1. 如何理解结构性防非?

一条龙经理,流程化管理 ,一切围绕切断 ,一切为了切断 。

2. 风险管控

1)运猪车专车专用 ,333原则。

2)饲料车管理升级,取消袋装料 ,GPS专线管理 。

3)物资入场管理升级。

4)人员管理升级 ,专班管理,洗消隔离  ,采样监测 。

5)猪只管理升级,精液管理、病死猪无害化处理。

6)检测与监测管理升级,检测室及时检测 ,水源净化系统。

7)智能养殖

人员洗浴管理

洗消中心车辆管理

销售中转界限管理

可视化管理

三、执行与管理

1. 组织推动

2. 全员共识

3. 流程标准 :仔猪生长管理流程等

4. 制度要求

5. 激励政策  :休假补贴 、阶段性防控激励政策、对赌防控激励等

四 、总结

1. 多层防御 ,逐级降低

2. 切断思维 ,极简管理

3. 全员共识,流程标准

4. 组织推动,真抓实干

5. 信心决心 ,贵比真金

 

《饲料原料质量控制常见问题和关键控制点 》

杨发树 检测部经理

四川威尔检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013.jpg

一、饲料原料掺假鉴别

1. 我国蛋白原料供给现状

1)玉米DDGS掺硫酸铵

2)鱼粉掺羽毛片段、氨基酸

3)菜粕掺玉米皮、菜粕种皮等

2. 蛋白原料掺假鉴别步骤

1)感官检验

2)近红外扫描

3)氨基酸组成、游离氨基酸验证

4)显微镜检查

5)游离胺、真蛋白比率 、阴离子检测

6)相关性分析,综合判定

二 、霉菌毒素控制

1. 主要存在于玉米、小麦、麸皮等饲料原料中 ,包括黄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 、呕吐毒素等 。

2. 不同霉菌毒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不是相加 ,而是相乘的关系。

3. 霉菌毒素的危害:直肠脱垂、肛门溃烂,肝坏死、耳根发言、产道出血等。

4. 控制原料中的霉菌毒素

1)控制饲料原料的质量 ,关键在于严格控制饲料原料的水分,一般不超过12%。

2)使用优质防霉剂

5. 霉菌毒素检测:快检、HPLC、HPLC-MS-MS

三、饲料添加剂安全性评价——行业共性问题

1. 硝呋稀酮国外允许,国内不允许添加,但国内检出率高。

2. 挂羊头卖狗肉 :小肽-阿斯巴甜

3. 后抗生素时代

(1)抗菌肽:发现小分子物质 ?最小抑菌浓度?添加了中草药 ?

(2)益生菌 :含量?死菌 ?耐温性?

(3)酶制剂 、酸化剂、植物提取物……

 


《麦洼牦牛高产奶性能研究》

何世明 研究员

阿坝州畜牧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014.jpg

一、研究背景

1. 麦洼牦牛是优秀的地方牦牛品种

2. 牧民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

3. 牦牛奶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

4. 对地方畜禽品种的挖掘利用

二 、研究内容

1. 泌乳性能

2. 体型外貌

3. 繁殖性能

4. 分子遗传学

三、取得的进展

1. 1胎的母牦牛153 d平均产奶量显著低于2、3 、4胎次母牦牛,1胎母牦牛泌乳能力较差。

2. 后乳房高度 、后乳房深度、乳头长度、体尺形状的胸围指标与153 d产奶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 。后乳房高度、后乳房深度、乳头长度和胸围可作为高产奶品系选育的参考指标 。

3. 具有高产奶性能的麦洼牦牛分级标准与原来的标准有所不同(外貌特征 、体尺、体重等)。

4. 研究垂体和乳房组织差异表达基因及其调控通路,结果发现高产实验组相比对照组差异表达基因有很大一部分属于免疫及感染相关基因,另外还有一部分代谢相关基因 。营养水平和疫病情况是影响产奶量高低的重要因素。

四 、下一步计划

1. 尽快研究制定《高产奶麦洼牦牛品系标准》,为选育繁育高产麦洼牦牛提供科学依据 。

2. 编制《高产奶麦洼牦牛技术规范》、《高产奶牦牛养殖技术规范》 、《牦牛挤奶技术规范》。



《大恒优质肉鸡育种创新研究与应用》

杨朝武 副研究员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四川大恒家禽育种有限公司

015.jpg

一、大恒肉鸡基本情况

1.公司概况:公司建有育种舍18栋,其中有13栋全环控 、全自动的现代化育种舍,核心种群12个,规模6000套,祖代鸡4万套。

2. 新品种培育情况

1)育成12个新品系,其中五个品系通过省畜禽新品种审定。

2)培育出通过国家畜禽新品种(配套系)审定的“大恒699肉鸡配套系”。

二、大恒肉鸡体系建立情况

1. 人才体系建设 :博士5人,硕士8人,高级职称9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1人 、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3名  、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名、天府万人计划专家2名、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3名 、省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名。

2. 育种技术体系建设

1)基于消费者偏好的优质肉鸡育种规划研究 。

2)基于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大恒肉鸡分子育种策略研究 。

3)大恒肉鸡表型组学研究。

4)创建了分子生物学与数量遗传学相结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肉鸡育种技术体系 。

3.育种平台建设

1)配套设施:育种舍18

2)牵头成立了四川省优质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农业部评为第一批国家级肉鸡核心育种场

4. 出版技术书籍5本,编制地方标准14

5. 生产与推广体系建设

1)良种繁育体系

2)产业化示范体系

3)技术推广与服务体系

三、大恒肉鸡育种体系创新应用

1. 新品系选育

1)高肌苷酸、高肌肉脂肪含量新品系选育

2)慢羽自别雌雄新品系选育

3)屠宰加工型优质肉鸡新品系选育

2. 育种系统研发

1)开展优质肉鸡育种技术集成研究,成功研制《优质肉鸡育种信息智能化管理与分析系统》。

2)家禽数字化代谢仓。

3)雏禽翻肛鉴别雌雄的图像识别工作台及识别方法 。

四 、产业化情况及产业扶贫情况

1. 推广到18个省,全国同类品种中市场占有率30%以上。

2. 扶贫 :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公司+合作社+农户养殖模式。


《基于氮循环的耕地畜禽承载力评价方法建立与应用》

陈天宝 研究员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畜产所所长

016.jpg

一、研究背景

1. 建立现代畜牧产业体系的迫切需要 。

2. 产业科学规划布局的迫切需要。

3. 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畜禽养殖源污染形势严峻。

4. 发达国家的做法与成效 。

5. 中国国情和科技需求的紧迫性。

二 、总体思路和目标——建立种养循环科学理论及方法

1. 合理配置畜禽规模。

2. 实现种养良性循环 。

3. 产业绿色健康发展。

三、技术路线

1. 创建仿真数模。

2. 获得基本参数 。

3. 大数据验证。

4. 农区示范应用。

四、创新内容

1. 技术创新

1)耕地畜禽承载力

2)猪单位(猪当量/猪粪尿氮排泄当量)

3)农区畜禽养殖环境容量预测

2. 成果呈现形式:政府应用、标准发布、技术支撑 、教材 、应用软件等


《四川地方牛种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王巍 副研究员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

017.jpg

一、四川气候地理条件及牛种资源状况

1. 四川气候地理条适宜养牛。

2. 四川牛种资源丰富,牛种:牦牛、肉牛、水牛 。

二、地方牛种资源的开发

1. 现状 :缺乏科学的选种选配,出现近交,影响了群体的经济性状

2. 挖掘特色经济性状 ,探索个性化开发途径

1)巴山牛具有较好的育肥性状。

2)巴山牛嫩度较差 ,剪切力高 ,不利于开发冷鲜肉等产品,可用于牛肉干产品开发  。

3)巴山牛风味较好,利于人类健康,适宜开发功能性产品 。

3. 本品种选育——巴山牛

4. 杂交选育

1)利用巴山牛育成蜀宣花牛

2)利用川南山地黄牛选育专门化肉用牛

5. 提高凉山黄牛繁殖性能

6. 减少峨边花牛近交系数

三 、数据测定及评定系统的研发

1. 遗传资源数据库及检索系统的建立。

2. 图像识别牛体尺寸测定系统 。

3. 牛行为学记录系统的研究。

4. 牛胴体质量评价系统的研发。

5. 基于移动端的小群体动物交配方案智能决策系统开发 。

四 、未来研究思路

1. 探索建立基于基因组选择的育种体系 。

2. 探索建立全产业链大数据管理平台 。


《乡村振兴若干问题研究与思考》

蒋小松 研究员

四川省畜牧科学研究院院长

018.jpg

一、三个调研报告

1. 《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对策研究》

1)我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成效

2)我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系统性污染使农业生态环境质量令人担忧 ;

②环境保护设施建设滞后于建成设施不能正常运行 ;

③基层监管体系不完善和污染物回收处理机制不健全使环保措施落实不到位 ;

④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科技支撑严重乏力;

⑤政策措施不完善致使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不协同。

3)推进我省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对策建议

①建立农村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工作推进机制 ,完善目标责任和监管体系;

②强化政策引导,推广具有绿色发展科学内涵的种养循环模式;

③强化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功能发挥,提升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效率效能 ;

④支持科技创新 ,建立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技术和产品支撑体系 ;

⑤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和强化全民宣传教育,提升农村环境保护。

2. 《乡村振兴在我省实现途径的对策研究》

1)我省乡村振兴面临的主要问题

①不同经济区域的乡村面临不同的发展障碍;

②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仍然是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

③村级自治组织功能发挥与实施乡村振兴的要求差距大 ;

④农民合作组织“多、小、弱”与农村能人参与专业合作社受限并存 ;

⑤农业发展投入不足与资金使用限制太死并存。

2)推进我省乡村振兴的对策建议

优化资源配置 ,突破区域农村发展的瓶颈障碍 ;

②聚焦区域特点 ,因地制宜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③多措并举解除束缚 ,激发村干部在乡村振兴中的领导和带头作用;

④以功能完善为目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做大做强;

⑤制定倾斜政策,支持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机衔接;

⑥盘活乡村资源,支持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⑦强化科技创新 ,着力支撑乡村产业兴旺。

3.《总结推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用地保障》

1)我省试点地区推进宅基地制度改革成效显著

2)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我省农村建设用地需求变化和面临的主要问题

用地需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

农村建设用地的新需求在实践中得不到满足。

3)推进我省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的对策建议

典型示范 ,总结推广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并扩大试点范围;

多措并举,加快盘活闲置宅基地 ;

优化土地供给,着力破解农村建设用地指标短缺与宅基地大量闲置并存的矛盾;

创新宅基地使用,打通城乡人才安居农村的制度约束;

因地制宜合理调整腾退宅基地 ,提高土地产出率;

强化管理,保障农村土地资源合法利用。

二、六件建议(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二次会议)

1. 关于在实施振兴战略中优先发展农业科研事业的建议,2018年一次会议。

2. 关于建立村干部激励机制的建议,2019年二次会议 。

3. 关于支持小农户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的建议,2019年二次会议。

4. 关于加强加快畜禽种业发展的建议,2019年二次会议。

5. 关于在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中确保国家畜禽种业安全的建议 ,2019年二次会议 。

6. 关于将兽药按照农用生产资料征收增值税的建议,2019年二次会议。

三 、领导批示 、回复、媒体报道

1. 《我省现代畜牧业建设中值得关注的七个问题》,2011年。

2. 《我省现代畜禽种业面临的问题与发展对策研究》,2012年。

3. 《加快提升我省畜禽养殖设施化水平的对策建议》 ,2012年。

4. 《优化生产要素配置,加快四川内地畜牧业现代化》,2013年。

5. 《创新畜牧业经营机制,推进农民稳定增收》 ,2014年。

6. 《我省农区家庭牧场发展的关键点与对策建议》,2015年。

7. 《农村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的对策研究》 ,2017年 。

8. 《乡村振兴在我省实现途径的对策研究》 ,2018年。

9.《总结推广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为我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用地保障》,2019年。

 

听课会议笔记由四川省6008集团官方网站饲料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现场整理,内容未经报告者本人审阅 ,有所疏漏在所难免。

版权申明:笔记记载、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专家版权 。尊重知识产权 ,转载请注明版权所有人(讲课专家),感谢会议主办方四川省畜牧兽医学会

,感谢所有讲课专家的精彩分享。



XML地图